面对美国政府日益加剧的药价管控压力,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提出了一项可能重塑行业格局的方案,其首席执行官直言,若能绕开中间环节直接向患者销售药品,美国药价可“非常容易地”削减一半。

据《金融时报》7月24日报道,罗氏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inecker透露,公司正与美国政府就此方案进行商谈。他指出,当前的药品供应链中,被称为“药品福利管理者”(PBMs)的中间商攫取了高达一半的收益,却“不为创新承担任何风险”。Schinecker说道:

如果美国希望将药价削减50%,这非常容易。我们直接销售就行。

长期以来,制药行业一直将美国的高昂药价归咎于复杂的流通体系。PBMs作为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负责管理药品报销目录并与药厂进行价格谈判,在其中获取了巨大利润。罗氏的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直销渠道,大幅削减中间商成本。

要降90%!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猛砍药价

罗氏这一表态,是在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医药行业施加严厉价格管制和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做出的。

特朗普已签署一项“最惠国”行政令,要求药企向美国提供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的最低药价。该行政令一旦实施,将对制药行业构成重大打击。

我们此前文章写道,特朗普说,此次行政令的原则是,让美国人支付其他发达国家支付的药品最低价,“一些处方药和药品价格将几乎立即降低50%到80%甚至90%。” 美国商务部将开始调查欧盟如何“敲诈”药企,除非欧盟同意以“非常低”的价格出售其药品,否则将阻止欧盟的药品进入美国。

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药品价格平均是其他32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2.3倍。

尽管制药行业迄今未受到特朗普关税影响,但总统曾暗示可能对该行业征收高达200%的关税。这种双重压力迫使罗氏等大型药企不得不寻找新的策略,以避免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为应对潜在的政策冲击,罗氏已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公司表示,通过扩大生产并将库存转移至美国,已为今年可能出现的任何关税影响做好了准备。今年4月,罗氏宣布计划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用于生产和研发。

Schinecker表示:“我们希望美国政府能看到,我们和其他公司正在进行的所有投资,都旨在为美国生产其所需要的药品。”

罗氏维持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不变,预计集团销售额将实现中个位数增长,核心每股收益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